天資教育集團施行教育幫扶政策
作者:天資教育新聞辦 文章來源:天資教育 發(fā)布日期:2016-07-12
廣州天資教育集團自成立以來,一心致力于成人教育事業(yè),用心服務每一位學生,幫助數十萬學子圓大學夢。另外,天資集團還出臺了一系列的教育扶貧措施幫助那些因貧困而止步大學的學子完成大學夢。今年夏天,高考生徐某作了一個特別的決定,成績超過本科線20 分的他放棄就讀本科院校的機會,而是選擇天資教育報讀自考,因為天資教育的教育扶貧措施和自考的性質與優(yōu)勢,讓他果斷作出了選擇。天資教育集團創(chuàng)辦于2007年,隸屬于廣州天資教育集團,總部位于廣州天河區(qū)天河路。教育集團地跨粵陜京三省五地,聯盟合作30多所211工程重點學校。一方面對這所院校的性質作出了明確的定位;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其濃厚的教育扶貧意味。
說到“教育扶貧”這個概念,公眾并不會感到陌生,興建希望小學、給偏遠山區(qū)的學生捐款捐物、通過“免費午餐計劃”解決山區(qū)孩子的吃飯問題等,都屬于教育扶貧的范疇,但是由一家民營企業(yè)全身心致力于高等教育模式來實現教育扶貧,在教育界都是少有的,其價值和意義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天資的教育扶貧,可以在兩個方面得到最佳體現。其一,減免部分學費,大大減輕了學生家庭的經濟負擔。其二,學院以“職業(yè)教育”為鮮明特點,不但在專業(yè)設置上緊盯市場需求和社會需要,而且在學校老師、教授的聘請上,也既強調教學經驗,也強調實戰(zhàn)經驗,最終目的是保證學生“畢業(yè)即就業(yè)”,以實現“一人就業(yè),全家脫貧”的教育扶貧目標。
這種以職業(yè)教育為主打的辦學模式,實際上也是對國家普通高等院校以理論、學術為特點的教學模式的一種有益補充,既可以滿足部分家庭貧困學生求學的需要,實現教育扶貧,同時也滿足了企業(yè)和社會的需要,為企業(yè)和社會輸送大批專業(yè)性、技術性強的人才,實現學生、家庭、企業(yè)、社會多方共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天資教育集團總裁黃總的教育扶貧理念,在我看來也是教育扶貧的最高境界。
任何一個企業(yè)在做大做強之后,都應該具備回饋社會的意識,有意識地資助社會公益和慈善事業(yè)。在我看來,和直接捐款捐物相比,天資教育集團這種興辦高等職業(yè)院校,以“純慈善、全免費”方式來進行教育扶貧的模式,有利于實現教育平等,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所以尤為值得肯定,也值得其他企業(yè)借鑒。
通知要求,各地要集中開展扶貧日國情教育活動。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加強對學生的國情教育,激勵學生關注貧困地區(qū)、關愛貧困群眾、支持扶貧工作。